首页

马眼调教

时间:2025-05-30 04:55:10 作者:央广时评|让精彩民俗游持续助燃文旅消费热 浏览量:41289

  端午临近,民俗游热度持续攀升。来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龙舟基地”近期搜索量同比上涨216%,“龙舟文化园”搜索量上涨147%,温州、佛山等地成为龙舟文化体验的热门地。同时,随着入境游政策的不断优化,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通过民俗游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民俗文化是文旅产业的“富矿”。今天,民俗文化既蕴含经济开发潜力,又承载文化传承使命,更是打造地域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的关键抓手。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游已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譬如,这个端午假期,我们可以在浙江乌镇享受“长街粽宴”,也可以到安徽宏村体验微缩龙舟赛。在福建福州,当地依托龙舟文化推出多条内河游航线,串联起了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和潮流商圈……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游,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供给,更以文化赋能消费场景,为假日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推动民俗游高质量发展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必答题。如今,人们对端午出游的期待,早已超越“吃粽子、饮雄黄酒”等浅层体验,进而追求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与情绪价值的共鸣。特别是今年,端午节与儿童节“喜相逢”,亲子游、家庭游成为出游主力,许多家长期待孩子能在民俗体验中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这对旅游服务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讲既好“民俗故事”,又做活“文化场景”?如何让“头回客”变“回头客”,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跨越?从现实来看,让民俗游焕发持久生命力,持续形成文旅消费新热潮,让广大游客在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中获得文化滋养,需在特色、品质、文化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民俗游要做好特色文章,避免千篇一律。各地应深挖地域文化特质,将传统习俗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鲜活场景。以“龙舟文化”为例,除观赛外,它可以延伸出民俗表演、手工艺体验、主题美食、文化民宿、非遗“大观园”等多元场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定位,打造独特文旅标识,在市场中形成辨识度和美誉度。

  民俗游要聚焦品质服务,提升体验质感。游客追求的是悠然自得的尽兴体验,而非“人从众”的拥挤喧嚣。各地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建立科学分流机制,避免因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而引发拥堵、安全等问题。提升硬件“硬实力”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服务“软实力”,以品质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让民俗游从“短暂出圈”走向“持久出彩”。

  民俗游要坚持文化赋能,呵护本真内核。民俗开发要警惕过度商业化稀释文化内涵,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要将民俗游打造成文化传播载体,通过沉浸式场景设计、互动化项目设置,让游客在体验中感知传统风貌、领悟文化精髓,实现功能价值、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的多维输出。

  又是一年端午至。当民俗基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当传统习俗与现代服务体验同频共振,精彩民俗游必将持续释放活力,为文旅消费注入源头活水,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发言人就俄罗斯发生严重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数千名当地中青年抬着118节、500余米长的巨龙,蜿蜒于乡村田野,穿行于大街小巷。“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盛世修文|传承文化根脉 同绘华夏愿景

“解放前,哪有我们穷人说话的份儿。共产党让我们百姓真正当家成了主人。”参加过十八次人大换届选举投票的百岁老人李朝兰感慨万分。

澳门特区终审法院正式宣布岑浩辉为第六任行政长官候任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赵石屏提出,教育的思想需要与时代发展同步,只有构建起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家庭教育才可能持续优化。

山西首票保税中转业务正式落地

“物流中心运营至今,保税中转业务需求不断增加,太原海关所属大同海关帮助我们理顺保税中转货物的通关流程,推动保税中转首票业务顺利落地。”华远国际陆港(大同)集团有限公司口岸部经理苏俊说。

美国马里兰州一桥梁因货船撞击坍塌:撞桥货轮已开始卸除集装箱

国泰基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新“国九条”的指导下,公募基金应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的作用,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功能,抓住市场和投资者需求,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流入国家战略产业,为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公募基金应时刻关注市场和投资者需求,聚焦市场变化,精进投研能力,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产品和业务基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